為進一步探索產城融合下基層社區治理新模式,合肥經開區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,創新推出“三個突出一強化”,通過整合各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資源,形成組織優勢、服務資源、服務功能最大化,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。
突出黨建引領把牢方向。強化組織引領。按照“一小區一支部”模式,建立小區黨組織158個。完善“街道黨委+社區黨組織+小區黨支部+樓棟黨小組+黨員中心戶”五級組織體系,將黨的組織向小區延伸,實現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。強化能力引領。不斷提升小區黨組織牽頭,統籌業委會、物業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建立協商議事能力,先后打造出“五彩風車”“老書記工作室”“兩管三師”等多個協商議事平臺,累計解決涉及小區建設、管理和收費等群眾關心熱點問題400多個。
突出服務群眾鎖定目標。強化需求導向,結合“六情”大走訪活動,街道社區黨委聯合物業行業黨委、市場監管、公安等部門,組建“六情”走訪小分隊49支,每周六常態化進小區開展“書記接待”活動,累計收集群眾反映的房產、征地拆遷、物業管理、學區教育、鄰里糾紛等各類問題224件,截至目前已解決212件。依托全區632名紅色小管家、30多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等紅色力量,常態化開展“黨員敲門”行動,摸清小區居民需求,精準提供便民服務。強化陣地建設。根據區位特點、人群特征、服務半徑等因素,建立健全“街道—社區—小區”三級服務陣地,建成街道級黨群服務中心6個、社區級黨群服務中心49個、小區黨群服務站18個,在商務樓宇、商圈市場等建成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4個,構建區域全覆蓋的黨群服務陣地網絡體系。
突出共建共治激發活力。強化共建共治。發揮街道黨委引領作用,充分利用轄區企業資源,積極引導非公企業、社會組織以及駐區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小區治理。如芙蓉社區黨委聯合轄區50多家企事業單位黨組織,成立區域黨建聯盟,建立聯盟閉環議事機制,先后圍繞人才共育、文明創建、志愿服務等議題召開20余次黨建聯席會,為轄區解決了志愿服務形式單一、種類較少等問題。強化行業聯建。成立經開區物業行業功能性黨委,發揮行業監管優勢,引導物業行業相關單位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,主動融入基層治理,促進物業服務行業發展水平和城市基層治理水平“雙提升”。大力推進業委會(物管委)組建攻堅,今年以來新成立業委會3個,物管委47個。推進“皖美紅色物業”示范小區建設,應流花園榮獲安徽省第二批“皖美紅色物業”示范小區。
強化要素保障增強動力。加強隊伍建設。選派小區黨建指導員124名、小區黨組織書記154名下沉小區,招募紅色小管家632名,健全158個小區治理團隊。逐年組織社區工作者招聘,2022年以來招聘社區工作者182名、社區小管家103名,將表現優秀的214名7類協理員,按照規定程序選拔逐步轉化為社區工作者,不斷充實基層工作力量。創新待遇激勵政策。力“鍛底板”、打破“天花板”,按照“三崗十八級”對社區工作者的基本工資實施套改,大幅提高年度獎勵績效工資標準,以真金白銀提高基層待遇。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激勵優秀村(居)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的實施意見(試行)》,選拔優秀的村(居)黨組織書記掛任街道(社區)黨委委員,激勵優秀村(居)黨組織書記立足崗位、干事創業。